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

第六堂课

刚开始写部落格感想时,都是回家才写。但是上完一天的课后,精疲力尽,回家什么灵感都飞掉了,所以也想不出什么好写的。

从第三天开始,上课当中有什么想法,马上做简单记录,点点滴滴,回家也比较容易写功课。

今天继续讨论教师评鉴的课题。其实关于行政人员参与评鉴小组,大家应该没什么异议。有意见的是,行政人员可以针对老师的授课风格,讲话语速,表达清晰与否发表看法。但对于老师的授课内容,教学策略,相关行政人员可能不具备有关领域的教学经验,不应该反客为主,主宰整个评鉴后讨论会的讨论,对新老师的教学策略指指点点,甚至主观的主导了评鉴分数。教学策略上的缺点或优点,应该让同科资深老师来点评,还比较公平合理,也比较让人信服。

另外,想到由同学评鉴老师的情形,还有一个有待争议的部分。就是有关教学目标高低的问题。有些老师可能定的教学目标低,都教学生较低阶的知识,学生一学就懂。当然会认为老师会教书。假如另外一个老师,把教学目标抬高(可能本来就是要这个程度),东西本来就难,学生也很难马上学会,那么对老师的评价就会不同。在这之间,学生应该是无从得知有关学科应该被传授的知识程度到哪里。这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评鉴误差。

数理科的学习本来就有很强的结构性,而且都是环环相扣,课程一层衔接一层。有时候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出了小小差错,待到后面程度落差越来越大,到最后谁也搞不清楚原因究竟是什么?只能努力检讨反省,看哪里能补救就补哪里。真的要说,天生能妙手回春的老师确实少之又少。平常老师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改善教学,研究教学,可能补救得到的,也只有那么少部分。

为了不给后面接手的老师太大的困扰,能够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,逐年改进。

至于文化差异,这边还想到一个教师与学生在生活体验上的认知落差。比如课本内容讲到泥土,蚯蚓,现在有些小同学是没有玩泥沙的经验,有些没见过蚯蚓......以前我们觉得平常不过的情景,对现在的学生来说,完全无法理解。老师要举例子,还要先回家问问小朋友,不然很可能发生火星人与金星人沟通不良的情况。

没有评论: